• 简中
    • 繁中
  • 注册
  • 查看作者
  • 在欧洲抗疫:大白鲨和英国的群体免疫机制的全民实验

    “一只大鱼要吃掉你们所有的选民,可他(市长)却决定(不关闭海滨),让海滨上的人继续工作。”英国首相鲍里斯在上周四的一次内阁紧急会议上提到了《大白鲨》的情节。,

    在欧洲抗疫:大白鲨和英国的群体免疫机制的全民实验

    这是一部1975年由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惊悚电影。在鲍里斯看来,故事里那位哈瑞市长是一位英雄般的存在,因为在海滩出现破碎尸体之后,怕关闭海滩收入锐减,还会引发市民恐慌,毅然拒绝关闭海滨。结果海滨继续开放,又有人继续遭到鲨鱼袭击。

    “当然,他这么做是错的,但是我们却需要更多这样的市长。”

    此时就不难看出鲍里斯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此时的他面临着很大的政治压力,例如公众所提出的关闭学校,以及隔离老人等建议。鲍里斯同意新冠肺炎病毒已经在社会里迅速蔓延,他也相信英国正在面临这一代人所遭遇的最大一场健康危机。

    但他拒绝采纳上述建议。也就是说,商业照常运营,学校照常开放,隔离老人也并不成立。鲍里斯抗疫战略的两个重点:勤洗手,待在家里。理想的状态是可以将新冠的感染率拉低一些,将高峰期拖到夏天,这样起码英国NHS医疗体制不会有那么大的季节性压力。

    言外之意,到时候就可以腾出手来专心收拾新冠,因为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到6月份就已经过了,但新冠大概还会一样猖狂。

    在咨询了医学专家意见之后,鲍里斯深信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将是对抗新冠肺炎有效方式。

    此处需要解释一下这个最近在网络上被疯传的神秘的群体免疫到底是什么。在此之前,要先强调与这种策略对应的防疫战略,就是遏制战略,也是目前新加坡所采取的抗疫方式。这种策略是要进行有效的隔离和防疫,通过广范围的测试,追踪每例病症的感染者,并对他们实行有效隔离来对抗新冠。这样的遏制和拖延,都是为了给医学界争取时间,直到他们找到有效治疗方式以及疫苗研制。

    只是有些国家做得到,有些国家做不到,或者不想做。

    群体免疫的概念与遏制战略几乎是背向而驰。也可以说,前者完全是在某种程度上偷换概念。

    原本群体免疫是从对抗麻疹而作出一种抵抗大流行病的防疫战略——当相当数量的儿童注射了麻疹的疫苗后,就会减少其他人得麻疹的几率。

    简而言之,假如大部分人口都对新冠产生抗体,那么这种病毒就很难蔓延,因为可以受感染的人口比例太少。也就是说,假如某个人得了麻疹,但周围的人都已经注射了麻疹疫苗,那么这种传染病就很难扩大传染。相反的,假如居住在一个疫苗覆盖率很低的区域,疾病会快速通过人口进行传播。

    这么说来,群体免疫的最大贡献,就是要计算出疫苗覆盖率与全民免疫的之间的关系。

    在群体免疫这件事情上,麻疹和新冠完全是两回事,最根本的区别是前者有疫苗,可后者并没有,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有。当然,总有专家辩驳说,此事的关键不在于疫苗,而是人口免疫的比例,这个免疫可以通过打疫苗获得,也可以通过染病获得。

    例如,英国科学大流行病流感建模组主席Graham Medley教授就深信,就在没有疫苗的前提下,反倒是对抗新冠就是需要采取群体免疫机制。

    新冠版本的群体免疫机制是这样的:在没有疫苗的前提下,假如大部分人口得了新冠肺炎,就会产生免疫力,这些人也不大会再次患病。新冠版本的群体免疫机制据说可以给一些老年人,新生儿以及病弱群体提供很好的保护,前提是在大流行病蔓延的时候先把他们隔离起来,等全社会获得了群体免疫,他们再融入社会上其他群体。

    根据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咨询师Patrick Vallance周五(14日)对天空新闻的解读,要达到群体免疫的效果,至少全部人口的六成都要生病,以此获得免疫力。按照新冠的传染力来算,假如一个人可以感染2-3个人,那么平均就需要50%67%的人口免疫才能达到群体免疫。所以,实际情况下需要7成人口染病,甚至更高。就英国的情况而言,就是4000万人口需要得新冠肺炎,才能取得群体免疫的效果。

    呼应英国首相之前所说的,很多人的所爱之人都会死。

    另一位英国心理学家David Halpern对BBC的解读说:假如大流行病会继续蔓延——我们也相信大概情形政治如此,那你就需要保护那些高危群体,让他们受到隔离至少不会染病,而等他们出了隔离圈时,群体免疫已经达到了。

    这位心理学家领衔了一支名为“行为观察组”(The Behavioral Insights Team)的智囊团队,这支团队是由英国政府在2010年组建的。这个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行为科学,助力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提高居民社会生活水平等,而团队的组成主要是行为科学家。

    英国群体免疫的建模,也是相当前卫了。

    假如这个理论可行,到明年秋天或者冬天,就有足够多的人就有足够的抵抗力——或是得病后自身产生抗体——对抗第二轮新冠来袭。

    在没有疫苗的前提下,以群体免疫作为增强全社会抵抗力来对抗新冠,目前一切都只是假设,并不确定是否能够取得成效。因为人类的免疫力到底有多强,可以撑多久,这些都是未知数。科学的做法,是要对那些新冠治愈群体进行研究,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有一个基本结论。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新冠治愈,是否能够获得免疫力,这个免疫力又可以持续多久,这些也是未知。

    虽然有假设说治愈后的病人对新冠可能获得终身免疫,但目前,并没有研究结果作为理论支撑。而此时一个很关键的数字,是即使新冠肺炎死亡率低至1%,最终半数的英国人染病,死亡人口也将多到无法想象。

    这就是为什么群体免疫最初概念本身就是建立在有疫苗的前提上,来计算疫苗可能给社会防疫带来的效果,而并非是一场全民感染实验。一个前提条件的缺失,群体免疫的战略还有多少可信度呢?(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 郝倩 发自瑞士日内瓦)

    ,新浪财经  ,2020-03-14 22:31:44

  • 0
  • 0
  • 0
  • 225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发布
  • 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