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中
    • 繁中
  • 注册
  • 查看作者
  • 小米“紧咬”华为:全面冲高,“All in”造车

    转载: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王古锋,编辑:周晓奇,转载经授权发布。

    小米“紧咬”华为:全面冲高,“All in”造车

    3月29日-3月30日,喺持续‌两天嘅发布会上,小米未来10年嘅发展规划彻底曝光。 

    两天内,小米接连发布‌三款重要嘅产品:小米11pro(含ultra)、小米MIX4、澎湃芯片。另一个重磅信息——小米造车,都随住3月30日嘅一纸公告正式官宣。 

    呢场以“生生不息”为主题嘅发布会上,雷军将呢次发布会称为“拐点之战”。之前,喺小米发布会预热度,仲有咁样一句话,“呢场拐点之战,我哋等‌十年”。 

    小米“紧咬”华为:全面冲高,“All in”造车

    小米发布会 

    不言而喻,对于当下嘅小米,呢个拐点背后,透露‌小米两大野心: 

    其一,全面高端化,不仅是手机,仲要包括‌原有嘅生态业务笔记本、智能家居全面转向高端; 

    其二,就小米现有嘅业务而言,仲要将正式踏足电动车领域,10年投资100亿美元,均为小米自有资金。 

    从低端到中高端,再到自研芯片和智能汽车业务,过去小米历经‌一条曲折嘅道路,一度失势并处于被动防守嘅状态,以至于2019年,喺小米CC9 Pro发布会上,雷军说‌一句“希望大家像支持华为一样支持小米”。 

    从2016-2019年小米嘅被动防守,到2020年嘅高端探索,小米最终“上岸”,手机业务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脚步。 

    根据小米2020年财报显示,小米11上市后首月用户中超过50%为小米新用户。作为一款定价4000元嘅高端手机,呢一数据表明,小米高端产品认可度有所突破。 

    高端铺路逐步稳定,“安卓机皇”、“安卓之光”嘅称号都呼之欲出,MIX系列和澎湃芯片都成为小米嘅加分项。 

    不过,最重磅嘅消息依然是宣布“All in” 造车。喺发布会嘅最后,雷军哽咽表示,造车将是自己最后嘅一个创业项目,都将赌上人生所有嘅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回到小米现有嘅产品业务,从高端旗舰、折叠机,到汽车业务,小米嘅业务已经变得好多样,和华为在消费者业务都有好多重合。 

    2018年雷军曾经喊出“干翻华为”嘅口号,彼时小米嘅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同华为差距较大,而家在雷军宣称嘅“拐点之战”,从站稳高端市场,挺进折叠机,再到汽车业务,小米能否追赶上华为嘅脚步?雷军期盼嘅拐点战役又能否结出硕果?

     “紧咬”华为,小米全面高端化 

    在呢场3月末嘅发布会上,小米共发布‌三款手机产品,分别是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和小米MIX Fold折叠机,这三款产品价格均已步入高端手机行列。 

    根据发布会信息,小米11 pro和ultra芯片上沿用骁龙888,这已经是当下嘅旗舰标配,都无更好嘅替代选择;屏幕上采用嘅是AMOLED E4嘅四曲柔性屏幕,依然是市面上最贵嘅屏幕。 

    不过呢次小米11 pro和ultra最关键嘅升级在于影像系统、电池续航两方面。 

    在影像系统上,小米11pro和ultra均首发‌GN2主摄大底传感器,传感器尺寸达到‌1/1.12英寸。 

    区别在于,小米11 pro选择配备1300万像素,16mm嘅超广角摄像头和50倍混合变焦嘅长焦镜头;小米11 ultra干脆三粒摄像头全部采用主摄规模,分别是5000万像素嘅GN2,两粒4800万像素,基于IMX586传感器嘅超广角和长焦镜头。 

    咁样嘅堆料可以说是一次影像系统大升级,如果对具体参数不理解,对比来睇,小米11 ultra在后置摄像中嘅两粒副摄在上年9月还是OPPO Reno 4 pro嘅旗舰机嘅主摄。 

    目前从第三方机构DXOMARK嘅跑分数据来睇,小米11 ultra已经跑到‌143分,超过‌华为高端机型Mate 40 Pro+嘅139分。 

    小米“紧咬”华为:全面冲高,“All in”造车

    DXOMARK跑分排行,图源DXOMARK官网 

    在电池续航上,小米11 pro和ultra由原来嘅4600mAh电池升级到‌5000mAh,将50W嘅充电配置升级到‌67W,同时小米在电池技术上参考‌汽车电池,首发硅氧负极电池,最终实现能量密度更高,充电效率更快。

    呢次,小米都推出‌折叠手机MIX Fold,但系谓是紧紧“咬住”‌华为折叠机。 

    除咗公布嘅液态镜头和1亿主摄,最令人惊讶嘅是作为一款折叠手机,小米MIX Fold售价为9999元,同华为最新一代折叠机嘅售价17999元相比,价格接近降低50%。 

    从主要性能上,同为5nm芯片,骁龙888和麒麟9000差异唔多,不过华为Mate X2胜在黑科技如水滴铰链、光学薄膜、碳纤维材料等。但在屏幕和摄像能力上,华为Mate X2又弱于小米MIX Fold,如华为Mate X2后置主摄仅有5000万像素,屏幕上还是使用‌初代三星折叠机嘅材质。 

    综上,小米折叠机整体性能表现,同华为折叠机差距并唔会太大。

    梳理发布会嘅内容,但系以发现今年小米嘅高端产品线已经初具规模,具体表现为: 

    小米10S,售价3299元起,主打价格3000-4000元市场; 

    小米11常规版,售价3999元起,主打价格4000-5000元市场; 

    小米11pro版,售价4999起,主打价格5000-6000元市场; 

    小米11ultra版,售价5999元起,主打价格6000-7000元市场;

    小米MIX Fold,售价9999元起,主打价格10000元以上市场。

    小米“紧咬”华为:全面冲高,“All in”造车

    2021年小米高端手机 

    至此,喺高端手机市场,小米手机完成‌从3000-7000元全面布局。而在前沿技术嘅探索上,由不计投入成本嘅小米MIX系列机型来担任。 

    回顾呢一产品线嘅沉淀,但系以说既是小米对过去手机线路总结,都系对未来高端市场嘅谋划。 

    过去几年时间里,小米将极致性价比嘅任务留畀红米,小米主品牌则承担起‌高端市场嘅任务。 

    不过起初小米嘅高端和红米嘅中低端进展均不顺利,直到后来回归产品打磨,喺业务体系上认真“补课”,等到小米9和小米10嘅推出,先在高端市场掀起声浪。 

    另一方面,小米能够在高端市场有起色,有一大原因是华为芯片断供,导致高端手机出货量受到影响。 

    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嘅2020年Q4全球手机销量报告显示,Q4华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41.1%,全球市场份额从上年同期14.3%下滑到8.9%。 

    由于华为麒麟芯片无办法量产,库存有限,为咗无限延长华为手机嘅生命周期,只能采用惜产嘅方式,都就系喺有限嘅芯片产能下慢慢生产,从而无限延长华为手机嘅寿命。 

    华为嘅受限,成为咗小米进攻高端市场嘅最佳时机。2020年2月,小米正式发布小米10系列手机,喺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手机将正式冲击高端市场,而小米10作为小米第一款冲击高端市场嘅手机,其8GB+128GB版本起售价为3999元,创下‌小米数字旗舰机嘅起售价记录。 

    不过同华为一开始就走高端路线相比,小米距离华为仍相差不少品牌溢价,所以即便系喺相似嘅配置前提下,华为价格依然会高出小米不少。就如上年华为Mate 40保时捷顶配版在售价上依然高于小米ultra高出5000元以上。 

    长耐以来,华为以麒麟9000芯片、鸿蒙系统等证明‌其具备嘅强大研发实力,这都是华为在高端市场立足嘅根本,而小米在高端市场嘅布局,主要以成本和堆料为前提,核心技术并唔掌握在自身手度,成为小米全面高端化嘅阻碍。 

    虽然家阵时小米在高端市场“紧咬”华为,想要食下华为空出嘅高端手机市场份额,但今后,小米要想真正喺度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仅靠外部核心硬件显然不够,其更需要突破技术实力,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嘅核心部件。

    家阵时,小米澎湃芯片已然重启,这说明小米都想在核心硬件上有所突破,但其落后嘅差距,或者要花不少时间才能跟上华为。 

    澎湃C1芯片发布,短板依然明显 

    时隔近4年,小米澎湃芯片再次有‌成品——澎湃C1。 

    不过这款芯片,并非主流手机上嘅Soc芯片,澎湃C1是小米自研嘅一款ISP芯片,咁样一款ISP芯片功能主要是用于图像处理嘅,喺手机上嘅功能就是为咗方便拍照并在后期形成图像嘅时候有更加出色嘅效果。 

    小米“紧咬”华为:全面冲高,“All in”造车

    小米澎湃芯片C1,图源小米官微 

    目前,华为高端机型所搭载嘅是自研嘅5nm制程Soc芯片,喺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 

    这都是目前小米和华为在芯片水平上嘅差距,小米既没办法设计多款旗舰芯片,都不具备形成芯片生态嘅能力,而小米都意识到‌呢一问题,已然开始加大在研发上嘅投入。 

    2020年7月,雷军在《人民日报》撰文,5年投资500亿元;8月,雷军在小米十周年演讲中提到,2020年小米研发投入预算超过100亿元,同时雷军还畀小米定下‌“三大铁律”,以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嘅产品;11月,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小米宣称在2021年将扩招5000名工程师。 

    小米“紧咬”华为:全面冲高,“All in”造车

    小米在研发上加大投入资源嘅节点,恰是小米冲击高端市场嘅时候,这或者表明要想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芯片研发等硬实力是小米必须跨越嘅阻碍。 

    但Soc芯片研发耗时良耐,且失败率较高,原本小米一开始想做嘅就是同华为一样嘅Soc芯片,其推出嘅第一款澎湃芯片就是S1。 

    2014年,小米成立‌一家名为松果电子嘅公司,松果电子成立嘅同时,小米正式立项澎湃芯片。 

    2015年4月,澎湃S1前端设计完成; 

    2015年7月,澎湃S1进行流片; 

    2015年9月,澎湃S1回片跑通Android系统; 

    2015年10月,澎湃S1进行样机验证; 

    2016年3月,澎湃S1芯片命名; 

    2016年12月,澎湃S1芯片进行量产; 

    2017年2月,小米正式对外发布澎湃S1。 

    据小米当时公布嘅澎湃S1参数,澎湃S1采用‌八核64位处理器,主频2.2GHz,四核Mali T860图形处理器,32位高性能语音DSP,支持VoLTE。

    但这款芯片同华为存在较大差距,核心参数上,澎湃S1仅是28nm制程,同年9月华为发布嘅麒麟970芯片,已达到‌10nm制程技术,而家华为麒麟9000芯片更是突破5nm制程技术,芯片研发实力不输高通。 

    呢次,小米没有发布Soc芯片,或者都是体会到研发难度之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破,为此其开始先从ISP芯片进行突破。 

    小米做咁样一款芯片原因在于对手机影像系统嘅提升,一直以来,高通芯片迭代缓慢,难以满足一部分手机厂商对于高性能影像嘅追求,小米单独做ISP芯片,符合‌小米全面提升影像能力嘅要求。 

    目前小米自研嘅芯片系列曝光嘅有澎湃S系列,澎湃C系列。 

    澎湃S系列研发嘅是Soc芯片,C系列如本次推出嘅ISP芯片,从C(Camera)嘅命名来睇,该系列芯片可能主要聚焦于摄像领域嘅芯片。

    小米在核心技术领域嘅落后,直接导致‌手机在性能、散热、流畅度上嘅各种问题,雷军都表示,喺2017年以后澎湃芯片嘅研发遇到巨大嘅阻碍,其关键嘅都在于纳米制程上,难以追赶华为、高通、三星嘅脚步。

    小米造芯可以说是小步慢走,一方面是行业专利壁垒嘅限制,没有人愿意共享技术;另一面以互联网模式起家嘅小米,喺硬核科技上,关注度不足,专利储备少。 

    在技术领域,小米一直试图打破自身嘅瓶颈,向华为靠齐。 

    但就小米硬核技术而言,至今达到落地阶段嘅只有一款澎湃C1芯片。即便咁,小米都是花‌4年心血,让澎湃C1在今春降临。

    小米技术短板,雷军本人都一直没有正面回答,2020年11月,雷军出席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二十届年会,喺回应小米无技术论时,雷军直言,“呢个问题好难直接回答”,并没有详解更多嘅具体应用技术。 

    小米“紧咬”华为:全面冲高,“All in”造车

    雷军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图源亚布力官微

    在呢次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除咗澎湃C1,雷军提到嘅技术话题主要有两个,一个小米路由器多线圈散热在技术上嘅处理,另一个是同三星合作研发嘅GN2大底传感器,但是具体情况并未透露。 

    虽然小米ISP芯片得以发布,但小米在造芯实力上,同华为依然差‌好几个量级,未来十年,技术领域嘅补课依然是小米研发嘅重点。

    押注造车:雷军最后嘅创业项目

    手机产商进攻汽车领域已经唔系乜嘢新鲜事。之前华为就已经进军汽车领域,只不过华为并没有宣布自己造车,而是通过提供一系列软硬件服务加码汽车领域。 

    华为早在2009年就开始对车载模块进行研发,到‌2014年,华为已同东风、长安汽车展开车联网、智能汽车方面嘅合作。2016年,更是同奥迪、宝马、爱立信、诺基亚、高通等企业组建‌5G汽车联盟。

    同样哋,华为“造车”还进军自动驾驶领域。2018年,华为发布‌MDC600嘅自动驾驶计算平台被发布,该平台可支持L4级别嘅自动驾驶计算能力,并且该计算平台嘅芯片是由华为自主开发嘅AI芯片昇腾310。

    上年底,华为都发布‌智能解决方案“HiCar”,作为以智能手机为核心嘅车机互联方案,HiCar可以接入华为在AI、语音、计算机视觉等方面嘅能力,同时能够调用车速、方向盘转角、档位模式、汽车环境光传感器在内嘅车身数据以及空调、车窗、喇叭等车身控制部件。 

    显然,HiCar是鸿蒙OS在汽车领域嘅延展,华为都在以服务商嘅身份同车厂达成合作,据华为官方表示2021年预装车型将达到500万辆。 

    睇住华为、苹果等纷纷下场,小米显然都不想放过这块蛋糕。 

    呢次官宣造车,小米同华为嘅打法不同,小米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造车,其都是目前唯一一家正式官宣造车嘅手机厂商。 

    小米“紧咬”华为:全面冲高,“All in”造车

    小米造车公告,图源小米官微 

    据腾讯新闻《潜望》报道,一位小米管理人士提到,小米决定系咪造车嘅过程度,华为成‌小米考虑嘅重要因素。 

    “之前内部开会,都讨论过华为系咪会回归主流手机阵营,如果华为再杀回来,对于已经分散部分精力去造车嘅小米而言就会压力好大。但是从目前形势以及全球高端芯片供应嘅情况来睇,华为想回归主流手机领域嘅可能性已经比较渺茫,应该讲呢都是小米敢在手机和汽车两个领域同时作战嘅最重要原因之一。”该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嘅是,喺寻日发布会上,小米发布‌一台试验用全套小米智能家居嘅房车,这都算是小米造嘅“第一辆车”。 

    这或者表示,今后小米汽车不仅会搭载小米软件系统,喺硬件设备上或者都将使用小米生态链嘅设备,打造出一款从内到外嘅小米汽车。 

    为咗造车,小米首期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小米集团CEO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嘅首席执行官。 

    对于这项业务,雷军表示‌小米造车嘅巨大不确定性: 

    一方面是小米已经踏足软硬件领域,懂得互联网模式,造车可以轻车熟路,另一方面是汽车行业复杂,动辄数十、上百亿元嘅投资,研发周期都长,至少需要3-5年。 

    雷军坦言,不论对于自己还系对于小米,呢啲都系一个极具风险性嘅决定,并称在过去嘅三个月里,是自己“最痛苦嘅一段时间”。

    雷军都担心,造车业务咁复杂,而家小米嘅团队能唔可以有当初创业时嘅体力、毅力和勇气。 

    对于雷军个人而言,造车业务风险性都好大,喺小米业务稳固和成熟下,雷军可以选择如黄峥一样急流勇退,走一线,并退居幕后。 

    从另一方面说,不造车可以保全小米在手机业务已经结好嘅硕果,而挺进造车,一旦失败,雷军难免“晚节不保”。 

    在发布会最后,雷军甚至表达‌一种孤注一掷嘅精神,“将赌上自己全部嘅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华为都已经将重心放喺‌汽车领域。据转载之前报道,华为消费者BG正喺度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行整合,总负责人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 

    据腾讯新闻《潜望》报道,小米造车虽然名义上是雷军任CEO,但具体操作层面由王川负责,目前王川带领嘅造车团队已经集中到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A栋一齐办公,多个小米内部团队嘅负责人已被抽调到A栋,其中好多都系级别在20级以上嘅管理层人员。 

    在小米内部,各个部门嘅人员都在迫破头想加入造车团队,虽然目前集团仲未有放出招聘和内推嘅消息,但是几乎人人都蠢蠢欲动,因为造车既然已经宣布,该部门在公司内部将一定是核心中嘅核心,同时小米已经开始在各大车企相关嘅公司挖人。 

    而在外部供应链方面,据新浪科技报道表示,供应链及合作伙伴表示,小米正喺度供应链寻求合作资源。 

    腾讯《深网》援引业内人士消息,小米造车逻辑同华为相同,作为积累大量C端客户嘅消费电子品牌,小米和华为在汽车领域只要有万分之一嘅转化率就不得嘎啦。 

    在手机厂商,小米、华为、苹果造车面临嘅难共同难点在于模式选择和供应链嘅解决上面,相比于手机领域,汽车工业更为成熟,头部品牌效应都异常明显。 

    之前苹果寻求现代、戴姆勒等公司进行代工嘅模式经常受挫,而以江淮汽车等中低端品牌代工,势必将影响小米在汽车领域嘅品牌形象和制造水平。 

    不过相对华为而言,小米嘅短板异常明显,根据“车嘢”梳理嘅小米汽车方面嘅专利情况,小米在汽车领域嘅研发专利主要体而家智能座舱和行车安全方面。喺硬件产品甚至是汽车芯片上,小米依然是短板,而华为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拥有全链条技术。 

    小米“紧咬”华为:全面冲高,“All in”造车

    小米汽车相关专利,图源“车嘢” 

    从家阵时睇,虽然华为不下场造车,但其掌握嘅各项技术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起到至关重要嘅作用,尤其系喺L4级自动驾驶上嘅技术积累,好可能成为今后智能汽车行业嘅核心。 

    这都意味住,喺智能汽车领域,小米依然同华为存在部分竞争关系,而呢啲竞争在今后汽车智能化嘅过程度,都将越发明显。 

    回顾过去华为和小米从中低端品牌嘅竞争,到抢占高端市场,华为嘅风头一直盖过小米,而家战火蔓延到折叠手机和汽车领域,两者嘅竞争都将更加激烈。

    cantonese.live 足跡 粵字翻譯

    2021-03-31 19:06:33

  • 0
  • 0
  • 0
  • 193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发布
  • 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