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中
    • 繁中
  • 注册
  • 查看作者
  • IP運營能救閱文嗎

    轉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中Future”(ID:CVfuture),作者:趙家雲,轉載經授權發布。

    經歷‌換帥、“合同風波”嘅傷筋動骨,通過大動干戈嘅整合新麗傳媒、騰訊影業,沉痾爆發嘅閱文集團總算是回血嘎啦。

    閱文集團嘅2020年終報唔出意外,持續年中嘅虧損。財報显示,其總營收85.3億元,同比增長2.1%,虧損達45億元。其度,閱文集團嘅喺線業務收入實現49.3億元,同比增長32.9%,但從MAU上睇,無論是免費閱讀還是付費閱讀業務,都出現咗環比下降,喺線業務显示增長乏力。

    唔過其中值得一提嘅系下半年收入達到52.7億元,環比上半年增長61.5%,其中喺線業務收入24.37億元,佔下半年收入嘅46%,而版權運營及第啲收入28.29億元,佔下半年收入嘅54%,再次成為閱文集團收入增長嘅新驅動。

    雖然下半年營收環比上半年猛增,同閱文集團喺年中報中一次性計提‌收購新麗傳媒嘅商譽減值唔無關係,但喺線業務同同期持平嘅情況下,版權運營及第啲收入貢獻,再次超過喺線業務收入,唔得唔說閱文集團喺版權運營戰略嘅轉舵還算卓有成效。

    2020年,閱文集團喺推進IP動漫、影視化等過程度,收穫‌唔少爆款。比如《斗羅大陸》《贅婿》等。其中更值得關注嘅系《贅婿》,佢同《慶余年》同為新麗傳媒、騰訊影業、閱文影視聯合出品,並改編自閱文IP嘅系列作品,並且喺一定程度上延續‌《慶余年》嘅成功,收穫‌較高嘅熱度,也讓市場睇到‌新麗傳媒、騰訊影業、閱文影視“三駕馬車”協同合作模式嘅無限價值。

    喺2020年10月,閱文影視、騰訊影業、新麗傳媒舉辦‌聯合發布會,正式宣布整合三家資源,緊密聯結,構建新嘅IP生態體系“三駕馬車”,且喺發布會上一口氣公布‌56部作品。其中三家平台聯合IP項目包括建黨百年獻禮電影《1912》、IP劇集《慶余年》第二季、頭部現實題材《人世間》和閱文網文IP改編劇集《贅婿》四部。

    “通過整合,我哋希望喺影視領域,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駕馬車,可以形成一個戰隊,深入嘅系統性嘅提高IP影視化效率。”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程武當時對媒體表示。

    那麼《慶余年》、《贅婿》嘅呢種成功,系咪可以證明閱文集團喺IP影視化上已形成‌可複製嘅模式?

    流程工業化易

    通過尋找《慶余年》《贅婿》製作過程中嘅相同點,我哋唔難發現,目前閱文集團關於IP影視化嘅模式主要體而家網文IP嘅影視化工業流程上。兩部劇集都系由騰訊影業牽頭,對小說進行評估、開發;再由閱文提供版權,以及關於小說嘅理解、作者嘅創作初衷、小說嘅讀者群體等數據資料;最終喺新麗傳媒執行完成電視劇嘅劇本開發創作后,三方一齊共同宣傳、發行。

    由於《慶余年》、《贅婿》是騰訊影業、閱文集團同期立項嘅劇集,此外仲有同《慶余年》相同作者嘅《將夜》,再結合騰訊影業關於IP影視化嘅網文選擇標準上嘅回答“有巨大潛力可以做多季系列網劇嘅基礎題材”,其目前嘅劇集評估主要考慮因素也唔難總結:網文原著嘅熱度、篇幅和題材。

    其中《慶余年》《將夜》皆來自於網文神級作家貓膩,其熱度自唔必說,而《贅婿》又擁有網文界“半本名著”嘅名號,甚至被認為開創‌“贅婿文”流派,讀者喜愛度也可見一斑。題材上,“穿越”“男頻”“格局”等都系三部網文嘅共有標籤。出於IP開發運營嘅長期價值而言,參照美劇模式分季播出自然都系“三駕馬車”嘅願望。

    因此,喺創作嘅前一階段劇集嘅調性、主題、三觀構架等基本已經確定,後期嘅劇本創作開發製作等可謂“命題作文”,而且最後還會根據“三駕馬車”嘅經驗反饋進行節奏上嘅調整,確保“基礎面”嘅“正確性”,可以說喺一定程度上保證‌“市場反饋”。

    而且由於節奏嘅將控,資源嘅集中調配,也提高‌劇集從立項到上映嘅效率,因此實現‌《慶余年》46集喺7個月嘅製作周期中完成,而到40集嘅《贅婿》製作周期僅用4個月。

    “喺拍攝過程度,基本上每天就已經將前一日嘅內容粗剪出來嘎啦,導演及主創白天拍完晚上去睇粗剪,及時調整問題,拍攝完后導演休息一周又開始剪輯,定剪前將相對難度嘅部分找‌唔同特效團隊去做,同步做聲音配音或音頻調色,後期基本上都系一環扣住一環嘅。”《贅婿》製片人劉聞洋表示。

    那麼,呢種模式能否持續?《慶余年》嘅成功能否唔斷續寫?

    再創作模式化難

    僅做到基本嘅市場保證,顯然並唔可以成為爆款。網文IP影視化想要獲得成功,改編再創作和製作仍然是重點。

    繼《慶余年》后嘅《贅婿》開局的確“火熱”,播放迅速破億,並且也獲得‌豆瓣開分7.1嘅好成績,但後續評分卻逐漸下滑至6.5。

    而評分下降嘅原因,並唔系開播前備受“詬病”嘅同《慶余年》演員班底重合度大等問題,仍然是後續劇情嘅“落俗”。

    因同《慶余年》喺演員班底上有大幅度重合,好多人往往認為《贅婿》仍是原班人馬操刀,其營銷宣傳多也咁,其實唔然。

    《贅婿》嘅核心製作人員同《慶余年》幾乎完全唔同。為‌擴大受眾範圍,無論是“男頻”“女頻”網文改編劇,都希望能符合“大眾口味”。因此“男頻”出生嘅《贅婿》啟用‌女編劇秦雯作為總編劇,而且採取多編劇集體創作嘅模式,希望平衡掉網文中部分“男性視角”,並且調和眾口。

    呢種做法的確減少‌男性視角下嘅一啲局限性,碰撞出一啲新鮮嘅“火花”,但也容易出現架構失衡同核心唔明,而且真正嘅格局,也唔系簡單嘅體而家“家-國-天下”嘅發展過程度,而是體而家劇本嘅三觀構建上,比如女主“降智”襯托男主魅力嘅做法,反而起到相反嘅結果。另外,創作一旦陷入模式嘅嵌套,也容易出現“模式化”,令觀眾審美疲勞。

    喺採訪中劉聞洋曾說,“《慶余年》做‌好好嘅嘗試,《贅婿》也還系喺嘗試階段,而家都唔可以證明一定能做系列劇集,或者某一種類型劇集系咪能立住等,我哋仲喺度開疆拓土。”

    可見形成製作嘅標準化、工業化流程好容易,而想要真正形成一套“可複製”嘅網文IP改編“模板”或者方法論則難上加難,閱文集團喺IP影視化上模式嘅探索仍然任重道遠。

    cantonese.live 足跡 粵字翻譯

    2021-04-20 12:07:24

  • 0
  • 0
  • 0
  • 164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发布
  • 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