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中
    • 繁中
  • 注册
  • 查看作者
  • 暴雪大败局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番财经(ID:finance_yifan),作者:邢书博。

    暴雪大败局

    30岁的暴雪,公司治理水平还停留在它3岁的时候。

    暴雪玩家们最近体验了一波冰火两重天。

    一是因为韩国《守望先锋》职业战队“首尔王朝队”中的一名选手SBB的直播事故,将暴雪推上了风口浪尖;二是12年前的《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怀旧服将于今年6月重开,老玩家们奔走呼号,在艾泽拉斯国家地理等多个魔兽相关论坛,一边说暴雪和网易“炒冷饭不要脸”,一边回忆杀泛滥大喊“爷的青春又回来了”。

    《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服务器本该与2009年上线。当时网易公司在未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收费并提供新账号注册的行为,引起总署不满。随后总署发出通知,终止《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审批,退回关于游戏引进出版的申请。

    这次时隔多年的怀旧服更新前,暴雪飞来横祸。部落战士尚未“远征”,就被“韩国职业法师”的骚操作给“点燃”了,想必网易的公关部最近会很忙。

    暴雪大败局

    《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

    不过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暴雪。

    近几年暴雪除了《守望先锋》这款2016就发布的游戏,在新游研发上止步不前,唯有不断的炒冷饭。《星际争霸》炒到了第二版,《暗黑破坏神》炒到了第三版,《魔兽争霸3》重制版至今还在测试。狙击《英雄联盟》的《风暴英雄》市场份额节节下滑,手游市场唯一的产品《炉石传说》也到了产品末期。

    二十年前,暴雪是游戏行业的灯塔,现在暴雪成了追随者,还是不怎么努力的那一批:新游遥遥无期,老游戏青黄不接。

    但是管理层对暴雪员工却是另一番光景。彭博社报道暴雪以低薪超时工作压榨员工,甚至把游戏点卡也算作工资。

    员工加班加点却没有新产品问世,暴雪到底怎么了?如何一步一步变成现在的模样的?还有药可救吗?

    01一面裁员,一面赚钱

    今年3月17日,动视暴雪计划裁员50人。这是游戏行业今年最大的一起裁员。2019年动视暴雪曾裁800人,大量游戏产品核心员工离职。

    动视暴雪的体育与娱乐业务总裁托尼 · 佩蒂蒂(Tony Petitti)在采访中解释说,疫情期间,始料未及的改变和创新需求,是这次裁员的主要原因。

    佩蒂蒂表示,该公司未来将尝试大范围调整其经营方式。动视暴雪 “正在为未来做准备,其业务将与现在不同,并且会减少对直播赛事的依赖”。

    然而今年5月5日,动视暴雪公布了 2021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动视暴雪第一季度净营收为 22.75 亿美元,高于该公司此前预期的 20.15 美元和去年同期的 17.88 亿美元。

    暴雪大败局

    动视暴雪 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

    同样在5月份,暴雪公布了旗下游戏《守望先锋》的数据:玩家总数达 6000 万,2020 年增长 1000 万。诡异的是,随后制作总监 Jeff Kaplan却离职了。

    这说明疫情对暴雪业绩的促进作用远大于疫情带来的影响,那么,此前的大裁员显然另有隐情。

    实际上,这次动刀裁员的部门主要是《守望先锋联赛》和《使命召唤联赛》。

    擅长于买断制游戏的暴雪在网游时代进退维谷:彻底改革向腾讯游戏靠拢,会失去已有的销售业绩;而不改变现状则面临市场份额被网游免费道具付费的时代所抛弃。

    暴雪电竞部门所依托的《守望先锋》与单机版《使命召唤》联赛,在网游行业算是另类。前者需要买断才能进行游戏,使得游戏电竞行业所需要的基础玩家群体难以扩大;后者作为3A年货的特性也决定了每年都会推陈出新出新一代游戏,老款的联机电竞模式也必然会受到新款的影响。但不推新,又会影响单机销量。

    暴雪大败局

    《守望先锋》联赛现场

    裁撤电竞部门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暴雪的问题还不止于此。

    暴雪虽然还在赚钱,但市场份额却在逐渐被蚕食。

    这家游戏行业的启蒙教练,正被徒弟们乱拳打死老师傅。而他自己,却变无可变,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02辣手摧花维旺迪

    讲动视暴雪不能不谈它的曾经大股东维旺迪,讲维旺迪就绕不开育碧和腾讯。

    游戏史上有一个老梗:

    育碧为什么叫土豆种植大户?

    因为育碧的服务器可以说是出了名的差,所以育碧的服务器就被嘲讽搭建在土豆上的,于是这个叫法就传开了。

    法国游戏厂商育碧和法国标致汽车一脉相承,产品真材实料,但小毛病多。

    实际上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除了盛产土豆,还盛产大型财团。

    大型财团最拿手的把戏是恶意收购。前有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恶意收购爱马仕、古驰,后有法国媒体巨头维旺迪恶意收购暴雪、育碧。

    最早决意吞并育碧的是美国游戏巨头EA,起因是育碧的CryEngine游戏引擎。

    育碧旗下子公司Crytek利用这一突破性的游戏引擎开发了《孤岛惊魂》,引起了大洋彼岸EA的注意。于是双方表示要战略合作,合作成果就是游戏史上被誉为“显卡危机”的《孤岛危机》。Crytek还宣布这款游戏引擎可以有偿对外出售,这被育碧认为是“吃里扒外”,双方间隙日深。

    暴雪大败局

    《孤岛危机》

    2005年,EA乘机落井下石,悄无声息地购入育碧19.9%的股份。而按照法国法律,控股达到30%,就必须提出收购申请。

    育碧高层惊恐,急忙寻求法国政府帮助,并对媒体控诉:“还请求法国政府官员出面斡旋,声称“EA为了熄灭法国游戏制作者的热情,为了抢占市场,恶意地并购育碧!”

    育碧找到法国维旺迪狙击EA的恶意收购,差点酿成大错。

    EA作为游戏同行,不过是看上了育碧的产品和研发能力;而资本大鳄维旺迪却是长于资本运作,但对游戏本身毫无帮助的冷血商人。美国资本吃人不吐骨头,法国资本一样喜欢敲骨吸髓。

    “很多时候,游戏公司一旦被财团收购,也就意味着他们对之后游戏的开发与发行都失去了自主权。其最坏的结果就是,一个工作室只要开发了一款不卖座的游戏,就很有可能遭到雪藏、重组甚至解散。而那些叫好不叫座的游戏系列,也可能因为商业上的失利而难以推出新作,甚至直接被转卖他人都有可能。”触乐网评价维旺迪道。

    2015年,维旺迪两次收购育碧股票,占有了育碧10.4%的股份。2016年的E3上,育碧表示,“对育碧而言,为了保持开发的自主权,保证自身的经济独立性尤为重要”,并怒斥维旺迪是“极具敌意的收购行为”。

    2016年圣诞节刚过,育碧旗下又一家子公司反水。维旺迪购入了Gameloft超过30%的股份。育碧找钱救火,但不能阻止维旺迪张开血盆大口吞并Gameloft。育碧创始人吉勒莫特和其他股东随后被迫集体辞职。自此,Gameloft沦为维旺迪的榨钱工具。

    被维旺迪吃掉后,Gameloft内部管理人员全部被撤换,董事会更是集体辞职,这家育碧从诺基亚时代就一手打造的手游公司,贡献了《狂野飙车》、《刺客信条》手游版等知名移动端游戏的Gameloft,就这样被肢解了。

    暴雪大败局

    《狂野飙车》

    同样沦为维旺迪榨钱工具的还有曾经的暴雪、动视、雪乐山,创始团队完全丧失自主性,生死全凭维旺迪资本高层的想法。

    而吞并Gameloft后,维旺迪已经购买了育碧20.1%股票,逼近30%大限。

    面对危机,众多玩家、媒体、法国政府不愿再看到被维旺迪支配下的雪乐山倒闭、动视拆分、暴雪被压榨的局面再度发生,纷纷向育碧伸出援手。

    这时,忙于海外扩展的腾讯作为白衣骑士,紧急入场救援育碧。

    一番较量过后,2018年3月21日,维旺迪表示,放弃其拥有的27.9%的育碧股份。

    而腾讯接下了育碧5%的股份,为育碧在中国、在全球护航。

    03被压榨的暴雪

    大家为什么对维旺迪收购育碧如惊弓之鸟,说到底还是维旺迪把雪乐山、暴雪等公司抽丝剥茧般压榨得够呛。这也是暴雪衰落背后真正的原因之一。

    上世纪80年代,IBM电脑时代最好的游戏是雪乐山开发的《国王密使》。维旺迪入住雪乐山董事会后,将雪乐山一分为五,再通过一系列拆分、转卖、并购、再转卖的资本运作,赚取巨额利润。2004年6月,维旺迪重组了自己的游戏分部,在8月份正式解散了雪乐山公司。

    暴雪大败局

    《国王密使》

    暴雪母公司原为美国教育软件公司,后被电子商务巨头CUC收购。同期收购的还有雪乐山。而CUC背后就是维旺迪。

    1998年,陷入金融丑闻的CUC股价大跌,两年后便把暴雪抛售给了法国Havas公司。一年后,法国Havas又被维旺迪全资收购。

    对于财团来说,游戏公司的股票仅仅是一份资产,与情怀无关,更无关热爱。但游戏行业本身却依赖玩家和从业者热爱与情怀。这种错配导致了暴雪的悲剧。

    收购不到一年后,CUC的阴谋开始了:暴雪母公司美国教育软件公司创始人Davidson夫妇双双离职;几乎同时,雪乐山创始人离职。继任者是一个只会算账的财务主管。而这个主管也是CUC指派的。

    游戏媒体灰机GAME曾经提及一件往事,可以看做暴雪走向衰败的开始:CUC国际要求暴雪娱乐和北方暴雪进一步挖掘大获成功的《暗黑破坏神》初代“商业潜能”,遭到拒绝后CUC将资料片的开发任务强行外包给雪乐山,由此诞生了《暗黑破坏神》初代唯一一部不被暴雪承认的资料片——《暗黑破坏神:地狱火》。

    类似的事件现在还在发生。2017年阿里收购简悦,2021年抖音收购沐瞳科技。尽管外界众说纷纭,但以史为鉴,是纯粹为了财务投资还是为了游戏梦想,还是以观后效吧。

    2007年,一系列资本运作后,动视与暴雪母公司维旺迪签署了一份协议,将维旺迪游戏以及其旗下的暴雪娱乐等公司,与动视合并,创建当时全球最大的在线和家用机游戏发行商动视暴雪。

    暴雪大败局

    动视与暴雪

    维旺迪指派的6名董事,两名动视董事,以及3名独立董事。暴雪话语权基本为零。

    看到这里,就会明白为什么在2007年,动视EA对育碧的收购戛然而止,而在2015年维旺迪又开始染指育碧了。

    这一切都是维旺迪布下的局。

    不仅如此,2010年动视EA还将原先购买的育碧股票全部抛售,以此来麻痹育碧高层,却差点被反噬。

    暴雪一直被卖身,一直努力做游戏。动视也先后经历过破产重组合并,受尽了被人颐指气使。(当然动视EA作为业界毒瘤,收购其他游戏公司时也对别人颐指气使)。

    2013年到2016年,动视暴雪一边炒冷饭赚钱,一边和维旺迪为首的董事会斗智斗勇,慢慢回购维旺迪的股份,为自己赎身。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腾讯通过战略入股和间接收购,腾讯拥有了动视暴雪约6%的股份。

    04暴雪还有救吗?

    回购耗费了暴雪大部分精力和财力,虽然换来此后的“不羁放纵爱自由”,却落下个“多少欲望成悲壮”。

    最为可惜的是暴雪耗时7年投入数十亿研发的《泰坦》项目,2014年因资金原因和市场变化被取消,永久雪藏。暴雪自此走上了躺在棺材板上等死的炒冷饭时代,仅靠8款游戏勉强维持江湖地位,其中7款都是冷饭。

    暴雪大败局

    暴雪在售游戏

    《游戏日报》曾经刊文指出,暴雪的衰落其实“早已命中注定”。

    除开不断卖身沦为资本交易的牺牲品外,暴雪的游戏产品与运营才是暴雪衰落的根本原因。

    “副本设计失败,再加上千篇一律的游戏玩法、枯燥无聊的任务系统,导致在版本中期玩家流失情况极其严重,暴雪在魔兽世界上的营收也是每况愈下。”《游戏日报》评价《魔兽世界》6.1版本是“MMORPG走到终点”。

    2015年的《魔兽6.1德拉诺之王》被人诟病“魔兽完了”;

    2016年的暴雪抽调半数人力开发的7.0版本《军团再临》,因其魔兽史上“评分最高资料片”而被玩家寄予厚望;初期部分游戏机制问题与游戏平衡问题也得到了及时修缮。玩家回流,营收增长。

    暴雪本该沿着成功路径继续发力,却输给了傲慢与偏见。

    2017年,由于被MOBA竞技游戏抢占市场份额,暴雪决定在魔兽8.0版本《争霸艾泽拉斯》中加入MOBA的祖宗RTS模式。这个模式源于暴雪的另一款成熟游戏《星际争霸》的玩法,在MMORPG为主的《魔兽》中显得格格不入。且传统桌面MOBA游戏都在简化玩法的时代,更为复杂的RTS显然是逆潮流而动。

    暴雪大败局

    《争霸艾泽拉斯》

    8.0的新玩法不被老玩家接受,大秘境、世界任务、神器系统与7.0版本相比,也没有改动,无法说服新玩家投入新版本。RPG游戏最重要的剧情和人物也经不起推敲,还闹出了“部落都是废物”的官方笑话。(魔兽有部落联盟两大阵营,官方拉偏架)

    9.0版本《暗影国度》上线后,遭遇了新冠疫情。疫情对其他行业是灾难,但对游戏行业客观上是利好。

    但是,随着暴雪股价大涨、游戏收入增长,玩家等来的却是BUG迟迟得不到修复,平衡性依旧没有改观,对玩家意见置之不理,裁员力度却一次比一次大,还爆出了压榨员工的丑闻。

    但就在玩家和员工准备一起抗疫的时候,动视暴雪的CEO去年却领走了近2亿美元的奖金分红,还领走了董事会为他颁发的金牌(纯金)。

    玩家和员工彻底炸锅了。

    在社交网站上对CEO口诛笔伐。迫于压力,暴雪CEO上个月宣布将今年的薪水和分红减半,也就是1亿美元。

    但据暴雪员工爆料,暴雪基层员工的平均工资极低,只有全国平均工资的一半,他们甚至需要在内部讨论各种省钱的措施,例如不吃饭、不生娃。虽然动视暴雪的收入逐年增长,但是基层工资涨幅非常小,甚至有资深员工表示现在的收入还不及十年前。

    暴雪大败局

    暴雪员工爆料工资单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huan)。

    《公羊传》中说,一条死鱼的腐烂往往是从内脏开始的。

    有忠心耿耿的玩家,有任劳任怨的员工,大涨的股价,暴雪本不该被唱衰。就算是被维旺迪入股的14年里,随时面临被拆分和转卖的危机,暴雪还是开发出了《魔兽争霸3》、《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3》、《星际争霸2》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让暴雪从一家小公司步入一线开发商行列。

    目前的暴雪,虽然是动视暴雪旗下的一个部门,但和维旺迪时代相比更为独立。

    也许有些时候,独立是一种病,暴雪终究还是需要人管的。

    从暴雪的历史看,只有1991年到1994年这三年间暴雪是一家独立的小公司,此后27年暴雪都是有妈的,无论亲妈还是后妈。也就是说,30岁的暴雪,公司治理水平还停留在它3岁的时候。这在他小时候不是问题,但现在,成了暴雪最大的问题。

    有妈的孩子不会当家。

    cantonese.live 足跡 粵字翻譯

  • 0
  • 0
  • 0
  • 210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发布
  • 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