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防不胜防。即使是到了 3 月底,我国疫情依旧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除了不断增加的境外输入病例,还有一些零星散发的本土病例,也让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依旧处于复杂之中——这其中,容易造成病毒传播的无症状感染者,也成为疫情防控重点。
事实上,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我们的认知可能还太够。
无症状感染者:有一定传染性,但非主要传染源
在了解无症状感染者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新冠病毒到底有多狡猾。
3 月 27 日,在预印本杂志 medRxiv 上,有文章报道了一个特殊案例:一位中度 COVID-19 患者,竟然具有 49 天的病毒排除时间。
具体来看,该患者在 1 月 25 日起,因间歇性发热 1 周,自行服用退烧药、中药和抗病毒药物后体温恢复正常,无其他 COVID-19 的典型症状;后来其密切接触者确诊,该患者入院发现肺部感染,治疗 1 周后肺部感染明显吸收,无其他症状,但在后续 30 多天的时间里该患者的病毒检测依旧为阳性——在起病 51 天时,患者接受血清治疗后病毒才被清除。
如果不是因为其密切接触者确诊,这位病例在自行吃药恢复之后,就可以被视为一名典型的无症状感染者。
那么,究竟如何定义无症状感染者?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无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 IgM 抗体检测阳性者。
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原所长刘又宁认为,无症状感染者分为两种情况:
-
第一种,感染之后尚在潜伏期,但潜伏期一过就会有症状,从而发展为确诊病例;
-
第二种,从感染到痊愈,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症状。
那么,无症状感染者一般是如何被发现的?
2 月 14 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途径,主要有四个来源:
-
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发现了一些这样的人;
-
在聚集性疫情的调查中,在开展一些主动检测的过程中,可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
在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进行主动检测时可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
对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的人员主动检测时,可能会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简单来说,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依旧依赖于一个确认其携带新冠病毒的调查和核酸检测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大大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隐蔽性。
另外,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规定,疑似及确诊病例,需要具备临床表现;而无症状感染者因无临床表现,需要集中隔离 14 天并做进一步的核算检测来进行判断——只有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期间出现症状时,才将其作为确诊病例报告并公布。
可见,无症状感染者并不算确诊病例。
但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比如,湖北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刘家发提到,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但是专家研判,根据传染病一般的传播规律和目前的数据,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有排出病原的可能,但因为他没有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病原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概率较小。
也就是说,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是传染源,但可能不是主要传播来源。
学界众说纷纭,但必须重视无症状感染者
实际上,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已经有不少学术研究成果。
早在 2 月中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就公开了对截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中国内地报告的共 7.23 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报告。
其中显示,在我国内地报告的 72314 例新冠肺炎病例中,无症状病例有 889 例,占据所有病例数量的 1.2%。
3 月 12 日,乔治亚州立大学的流行病学家 Gerardo Chowell 发表在 Eurosurveillance 杂志上的建模研究表明,在钻石公主号游轮上的约 700 名感染者中,约有 18% 从未出现症状。
3 月 20 日,Nature 发表了一篇题为 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 的文章。该文章认为,30%-60% 的新冠感染者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但他们传播病毒的能力并不低,这些隐性感染者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疫情大暴发。
截图自 Nature 官网
文章提到,为了评估隐性感染的程度,中美两国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利用来自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 26000 例实验室确认病例的临床数据开发了一种模型。
该小组在 3 月 6 日在线发布的预印本论文中表示,截至 2 月 18 日,武汉地区共有 37400 人患有新冠病毒——他们认为,大多数未报告的病例是那些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但仍可能具有传染性的人。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邬堂春教授表示:
根据我们最保守的估计,至少 59% 的感染者没有经过检测,并可能感染他人。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病毒传播得如此之快。
截图自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而到了 3 月下旬,随着疫情发展,无症状感染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在 3 月 27 日举行的“病毒演变、进化、传播的基础研究与防治实践(从 SARS 到COVID-19)” 研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表示:
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应对的病毒,它的传播力很强,虽然年轻人感染后的重症率很低,但整体重症率明显高于流感。而且存在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没有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却呈阳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挑战。
张文宏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是我国进入疫情防控 “下半场” 的一类重要监测目标。
而针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问题,此前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 年第 41 卷上,一篇由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陈奕等人发表的题为《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的论文,给出了初步的分析。
这篇论文纳入了宁波市的 157 例确诊病例和 30 例无症状感染者,它们共判定了 2147 名密切接触者,其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人数最少 0 例,最多 111 例,平均 11.5 例。而在 2147 名密切接触者中,共有 110 名发展为确诊病例,22 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总的感染率为 6.15%。
由此,论文得出数据: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 6.3%,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 4.11%——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研究者认为,二者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过,关于无症状感染者,钟南山院士的观点传播更为广泛,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的传染率很高。但是中国近期新冠肺炎新确诊病例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在不断下降……这可以说明:中国还没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关于中国国内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没有具体数字,未来几个月还需进行详尽专业的研究。
好消息是,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治,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3 月 26 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召开会议时表示,无论是通过哪种途径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都要根据医疗规则制定明确的科学防治方案,坚决遏制可能形成的新的病毒感染和疫情传播。
不过,就近两天的情况看,最近的新增本土病例都与无症状感染者存在相关性;可见,即使疫情形势向好,依旧不能大意。
毕竟,正如张文宏教授所言: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应对的病毒。
雷锋网 2020-03-31 03:00:53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