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任行,探探研究院特邀作者,前媒体人,心理咨询师,长期关注心理健康、性别议题。
前言 / 近嚟,关于“996”加班现象嘅讨论成为咗社会嘅一大热点话题。人哋一方面谴责公司管理者对劳动力嘅严重剥削,一方面又不得不等渡自己嘅时间支配权以换取金钱。“90后已经是老阿姨”“马上到30岁好害怕”,而家对于时间同年龄嘅焦虑已普遍成为当代青年嘅共识。丁香医生发布嘅《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当问及人哋对待衰老嘅态度时,有近四成嘅95后比较敏感或感到畏惧,年纪越长,呢一比例反倒越低。
处于人生上半场嘅青年人却比中老年人对于时间嘅流逝更加畏惧同焦虑,呢一调查结果似乎同常识相悖。一般嚟讲,同时间有关嘅焦虑同个体生命发展嘅自然规律相联,随住年龄增长,生理机能嘅衰退使得人哋参同社会活动时效率下降,由此引发焦虑。处于人生上升阶段嘅青年人为何会有提早到嚟嘅时间焦虑?除咗飞速发展嘅社会环境所带嚟嘅压力之外,青年人嘅时间焦虑其本质上,更是一种自我认同嘅危机。
无处安放嘅焦虑感:从发丝、皮肤到身心健康
脱发原本是中年人嘅烦恼,但“90后”年轻人成为咗网上“喊秃”嘅主力军,年轻人哋自嘲是“秃头男孩/女孩”。喺一篇嚟自中国网财经嘅报道《“90后”带火脱发经济》中提到,“90后”成为植发消费主流,“00后”都已加入植发行列。
在“喊秃”嘅背后,隐藏住青年人对社会快速变迁嘅一种心理回应,即一种心理上嘅“初老症”。头发作为人体最引人注目的身体符号,承载嘅不剩只是修饰功能,其可生长性赋予佢生命力嘅象征。从生物学嘅角度嚟睇,人在不同生命阶段拥有不同嘅生命力,青年期嘅生命充满活力,头发浓密强韧,充满光泽;中老年期嘅生命力不再强盛,容易出现脱发、秃顶等问题。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自我嘅轨道具有连贯性,佢源于对生命周期嘅种种阶段嘅认知。喺“喊秃”嘅身体叙事度,当“秃头”呢种中老年身体特征出而家青年阶段时,过早地释放衰老嘅信号,这使得年轻人哋动摇自己属于青年阶段嘅自我认知,都由此产生焦虑同不安。
更进一步嚟讲,“喊秃”喊嘅不仅是“秃头”本身,更是脱发之外嘅焦虑。“仲未脱贫先脱发”,青年害怕嘅唔系头发脱落嘅事实本身,而是担心在衰老嘅进程度,没能将握好自己嘅时间资源,没能获取一定嘅社会经济地位,这体现嘅不剩只是“脱发”焦虑,更是一种时间焦虑。
同脱发焦虑类似,年轻人哋紧盯住额头同眼角嘅每一丝皱纹同斑点。市面上打住“抗初老”招牌嘅保养品受到从20岁到35岁不等嘅年轻女性嘅欢迎。喺某问答网站上,一位24岁嘅用户描述自己嘅皮肤状况,并且希望得到“抗初老”护肤品嘅推荐。喺所有嘅267个回复当度,得到第啲用户赞许最多嘅几个回答无一例外地强调“抗初老”嘅重要性,甚至有人认为从24岁起“抗初老”已经有啲晚。打开网络平台,对于明星“少女感”嘅讨论层出不穷,就算知道对方已经四十多岁,人哋依然期待睇到一个年轻活力嘅人物形象,这无疑是在对方身上寄托自己“永远年轻”嘅幻想,试图通过在肉身上同衰老嘅对抗,嚟抵御内心嘅焦虑同恐慌。
显然,呢种对抗式嘅解决方法并唔可以真嘅帮助青年人缓解焦虑。2019年在《柳叶刀·精神病学》发布嘅我国第一项国家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大众终身患病率最高嘅精神障碍就是焦虑障碍。据简单心理发布嘅《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81.81%嘅受访者表述自身有过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根据身心医学嘅研究,部分疾病同长期嘅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影响相关,喺简单心理嘅报告度,有42.77% 嘅受访者表示受到失眠嘅困扰;1/3 左右嘅受访者因工作受到头疼(37.62%)、脱发(37.23%)、肥胖(36.34%)及肠胃不适(32.24%)困扰。时间焦虑影响住青年嘅话语表达,更切实地影响到佢哋嘅生理同心理健康。
时间商品化同“快速上车”嘅渴望
自工业革命以嚟,人哋得以摆脱土地嘅束缚,进入工厂劳动嚟获取报酬,喺劳动中投入嘅时间获得直接嘅回报。随住行业不断细分,支付报酬嘅时间单位都在不断缩短:从以年、月为单位到按周、日甚至个钟头计费,时间嘅价值逐渐被凸显出嚟,人哋意识到自己嘅时间成为一种可交换嘅等价物。至此,“时间是无价嘅”呢句俗语在经济生活中不再适用,时间是“有价嘅”,时间成为一种商品。这在生活中有多种表现:如上下班打卡计时会影响每月嘅工资同年度奖金,当工作使得人哋无力或疲于维持家庭生活时,但系以通过“购买”佢人嘅时间帮助自己从事嗰啲经济价值不高嘅劳动,如聘请个钟头工嚟做家庭保洁。其中最令人忍俊不禁嘅莫过于“带薪如厕”一类表达嘅出现,如厕作为人类最自然嘅生物性活动之一,都因为占据附带经济价值嘅工作时间而成为咗被讨论嘅对象。
但係,当代社会所展现出嘅丰富图景同提供嘅消费刺激远远超出个人时间所能换取嘅价值,无论青年哋点样节省、利用自己嘅时间,社会所能提供嘅潜在可能性都要超出个体嘅能力边界。于是,时间紧迫感同压缩感成为年轻人生活体验嘅常态。“今日嘅你上车吗?”每当高涨嘅房价、股价掀起一轮轮嘅讨论热潮时,年轻人哋总是钟意用“上车”嚟形容嗰啲及时买房、能够持有高价股票嘅行为。喺佢哋睇嚟,喺飞奔嘅时代列车上,只有“快速上车”才能帮助自己实现人生嘅成功同阶 级嘅上升。
同时我哋必须注意到,以网络平台为代表嘅新媒体在构建青年时间焦虑感嘅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一方面,网络媒体所提供嘅海量信息内容同由大数据计算嘅嘅精准推送容易形成群体性嘅心理态度,即对青年进行思想上嘅规训,当一个人频繁睇到“青年危机”、“再不上车就嚟不及”呢一类嘅信息时,其心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虑。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碎片化、“短平快”嘅信息传播方式间接影响住人哋对社会同自身生活嘅态度。以淘宝主播李佳琦嘅爆红故事为例,网友哋乐此不疲地计算住主播一个晚上卖空几多万件商品,一次带货可以赚取数百万元嘅利润;再比如人哋对选秀节目《创造101》选手杨超越嘅关注,都大多集中在佢在台上哭喊“我是全村嘅希望”同“转发呢个杨超越不用努力就能得第二名”嘅表情包上。从商场柜员、农村女工到同知名人士、明星大腕,网络媒体将极个别幸运儿嘅故事简化同娱乐化,喺咁样嘅宣传之下,人哋唔会想到嗰啲隐藏在背后嘅大多数,而是会关注于呢啲被塑造嘅“典型”案例,从而产生一种想像当中嘅,极度不甘嘅焦虑。
时间焦虑同自我认同危机:我是谁,要到边入面去?
在社会发展嘅复杂性同不确定性之度,“我是谁”、“我要成点解样嘅人”嘅迷茫成为普遍现象,而呢种迷茫实际上正是当代青年时间焦虑感嘅本质原因,即自我认同嘅危机。自我认同(又称自我同一性)呢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入面克森提出,佢认为年轻人只有获得相对稳定嘅自我认同,能够预期自己未嚟嘅社会角色,整合家阵时嘅自我同未嚟嘅自我,先能顺利进入人生下一个阶段,成为一个拥有健康人格嘅成人。喺快速发展嘅中国社会,没有既定嘅经验可循,青年人无办法再像父母辈那样拥有一条确定嘅道路,同时都自然不清楚,究竟要走边条道路达到自己满意嘅未嚟,自然会手足无措,产生不安同焦虑。
在探索自我同一性嘅过程度,需要通过诸多嘅尝试嚟确定自我,以此回答“我是谁”同“要到边入面去”嘅问题,但係并非所有嘅年轻人都会进行对自我嘅探索同挖掘。加拿大学者玛西亚对埃入面克森嘅理论进行进一步嘅完善,提出自我同一性发展嘅四种情形: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混乱同同一性早闭。
当个体考虑并实践各种选项,做出实际选择之后就会形成自我认同感,即同一性获得;好多年轻人会通过频繁地跳槽、转行、延长受教育时间等方式延迟选择,同一性延缓嘅过程度,所体验到时间焦虑感是正常且健康有益嘅;但係,一部分年轻人不去主动进行对自我嘅探索,始终处于同一性混乱嘅状态入面;仲有一部分个体,没有经过自己嘅思考同探索,就直接遵照家长、重要佢人等权威人物嘅意愿形成自我认同,即同一性嘅早闭。喺这四种发展状态度,处于同一性延缓同同一性混乱嘅青年人最容易受到时间焦虑嘅困扰。
除咗要处理自我认同嘅问题,青年人哋仲面临住“自我”分裂嘅考验。喺虚拟世界同现实世界之度,双重身份会使得“自我”变得模糊。喺网络营造嘅虚拟世界度,人哋可以摆脱现实中嘅困扰同约束,追求虚拟世界中嘅自由,打造自己嘅另一重身份,边怕是一个在现实社会中被认为嘅“失败者”都可以在网络中获得赞许同追捧,但在呢个过程度,青年人容易在网络嘅影响下,无办法正视自己及追求,使自我认同危机更加难以解决。
同焦虑同解:在奋力挣扎同“躺平”之外
越嚟越多嘅年轻人开始意识到,时间焦虑感并非只是主观嘅感受,而是受到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嘅制约同规训,随之而嚟嘅是两种截然不同嘅应对方式:一种是不断鞭策自己去满足自己嘅欲望需求,另一种是放低欲望,自我减压。
选择前一条路径嘅年轻人期待在奋斗嘅过程度,感受到目标嘅一步步达成,并以此嚟缓解焦虑。自2019年起遍地开花嘅付费自习室,就算是工作日嘅深夜,入面都充斥住下班后继续学习深造嘅年轻人哋嘅身影。而选择后一条路径嘅年轻人哋纷纷开始“躺平”、 “佛系”, 用一种睇淡一切、随遇而安嘅态度面对生活。喺豆瓣APP嘅“糊弄学”小组入面,有近20万嘅组员秉持住“人生苦短,糊弄一下都没乜嘢不可以”嘅态度,喺小组入面发帖交流“糊弄”心得,呢种流行嘅“糊弄”心理,并非是指词典中嘅“欺呃”或“将就”,而是展现年轻人精神特质中随性嘅一面:在重重嘅社会竞争、父母领导施加嘅压力之下,个体采用随性同娱乐人生嘅方式对呢啲不得不面对之事进行嘅拒绝同嘲讽。
那么,喺两种应对方式之外,仲有边啲方式可以帮助青年人同自己嘅时间焦虑同解?
首先就是去正视时间焦虑。如人哋所熟悉嘅那样,焦虑感是人在面临具有一定威胁性嘅预期事件或者唔可以达到目标时,一种紧张、不安、忧虑嘅情绪体验,常被人哋忽视嘅,是焦虑嘅建设性作用。正如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所讲:“焦虑是有意义嘅……面对焦虑能够使我哋不再无聊,使我哋嘅心智敏锐,而且使我哋确知这份张力嘅存在是人类生存嘅保障。”焦虑可以帮助我哋寻找自身嘅定位同目标,青年哋所要做嘅,就是从焦虑体验中跳脱出嚟,用主动嘅心态去分析焦虑,并从中揾到自我调适嘅道路。比如,个体可以加入具有自我认同感嘅社群,通过具有现实反叛意味嘅亚文化交流进行自我调适。
此外,青年人哋仲需要意识到,即对于自我嘅焦虑同忧虑取决于一定嘅社会群体“观众”及价值观念,当我哋嘅思维完全被呢啲导致焦虑嘅价值观念所麻痹时,就会认为呢啲观念是日经地义嘅,完全想不到自己仲有第啲选择。青年人应有自由去选择自己生活嘅“观众”,但系以是企业家或者街头艺人,但系以是亲朋好友或者是哲学家。只有在受“精英崇拜”控制嘅心态度,自我嘅时间焦虑才是一个大问题。
最后,我哋仲应重视消解青年时间焦虑中嘅社会责任。青年嘅时间焦虑唔可以剩只依靠个体嚟缓解,社会需要为青年创造一个宽松多元嘅社会支持环境,为青年嘅奋斗提供可靠嘅社会保障。只有倡导用更加多元嘅方式对待生命历程,允许个人发展拥有同传统成功观念不同嘅时间表,树立多样嘅榜样类型,先能等青年人感受到有不同嘅道路可供自己发展。只有国家建立起健全嘅社会保障制度,咁样才能帮助青年抛去思想包袱、减少后顾之忧,社会可以通过建立包括就业、生育、住房、医疗、教育等在内嘅健全嘅社会保障体系,先能使年轻人哋有充足嘅时间进行试错同探索自我嘅实践。同时,当代青年比以往嘅任何一代都更加注重表达嘅权利同自由,因此,政府同相关教育部门需要加大心理服务嘅宣传力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切实提高青年嘅心理健康水平,并鼓励佢喺法律嘅范围内合理行使表达权利,有助于及时宣泄青年嘅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1]阿兰·德波顿(英)《身份嘅焦虑》
[2]陈昌凯. 时间焦虑感——剧烈社会变迁中嘅“中国体验”[D].南京大学,2013.
[3]吕莉莉. 转型期中国青年人精神焦虑问题研究[D].
[4]伍麟. 社会焦虑嘅时间视角[J]. 哲学动态, 2013(5):80-85.
[5]简单心理. 《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
[6]姜微微. 当代青年自我认同危机及其重构路径——以80后早衰现象为例[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 034(004):98-102.
[7]于桐月,崔忠洲. “90后”大学生嘅年龄焦虑:媒体建构同社会预期嘅分析同解读[J].青年探索,2020(01):69-79.
[8]张波. 时间焦虑视角下嘅90后青年“喊秃”现象解读[J].青少年学刊,2019(01):3-8.
[9]袁文华. “佛系青年”社会心态嘅现实表征同培育路径[J].当代青年研究,2019(02):45-
[10]丁香医生. 《2021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tracle.cn 足跡 粵字翻譯
2021-03-25 15:07:34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