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中
    • 繁中
  • 注册
  • 查看作者
  • 萬物皆可碳中和,隱藏嘅財富機會有邊啲?

    轉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讀數一幟”(ID:dushuyizhi007),作者:郭楠,編輯:陸玲,轉載經授權發布。

    萬物皆可碳中和,隱藏嘅財富機會有邊啲?

    “碳中和”成為二級市場難得嘅熱點,站喺“碳中和”元年,面對數十年持續行動,上百萬億資金投入,巨大嘅挑戰下,各方參同者都喺度尋找“碳中和”嘅機會同價值。

    2020年嘅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付出‌生命嘅代價,也讓各國經濟活動陷入停滯,同時也讓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上年下降大約5%。

    上述觀察出自比爾·蓋茨新書《氣候經濟同人類未來》。佢認為,5%只能說明,只靠少坐飛機少開車無辦法實現零排放嘅目標,實現“0”嘅目標需要更多創新,同時需要國際合作。

    減少碳排放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上年9月,中國喺聯合國大會上宣布“碳達峰、碳中和”嘅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為重點任務,2021年3月,“雙碳”目標(即“碳達峰、碳中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政策層層落地,金融市場早已聞風而動,“碳中和”概念股喺市場震蕩環境下唔斷創下股價新高。對此,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表示,資本市場喺短期內集中交易“碳達峰、碳中和”預期是危險嘅事,“碳中和”無疑是影響市場嘅長期重要政策,但需要若干個五年計劃組織實施。

    “‘碳中和’有可能成為未來結構性牛市嘅主線,但需要等情緒消化完之後再介入。”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對《財經》記者表示。

    一級市場同樣火熱,多隻以“碳中和”為主題嘅產業基金落地,綠色股權融資正加速發展,但相對綠色信貸、綠色債券仍規模偏小。高瓴資本合伙人李良對《財經》記者表示:“實現‘碳中和’嘅目標是極富挑戰嘅,需要大量嘅前期資源投入,PE、VC具備較高嘅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幫助早期創新公司順利穿越死亡谷。”

    可持續發展深入人心,國內公募基金則早已開始踐行ESG投資理念,將ESG指標納入投研體系之中。發展空間巨大,但參同其中嘅監管機構、上市公司、資產管理機構、第三方評估機構等均面臨住行業最大挑戰,中國仍未建立統一嘅ESG信息披露規則。

    市場掀起“碳中和”熱

    3月初A股進入調整階段,由於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碳中和”成‌市場上難得嘅熱點。

    3月5日正式發布嘅《政府工作報告》將“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列為重點工作之一,特彆強調要“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喺確保安全嘅前提下积極有序發展核電”。

    早喺2020年9月22日,中國喺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後,“碳達峰、碳中和”喺年底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被確定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同時強調加大對綠色發展嘅金融支持。

    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技術創新下嘅碳減排、碳捕捉是核心,綠色金融嘅支持同樣重要。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剛喺3月公開表示,多方測算嘅碳達峰碳中和資金需求規模喺百萬億人民幣級別,需要建立、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引導和激勵金融體系以市場化嘅方式支持綠色投融資活動。

    政策迅速落地,市場也聞風而動。“碳中和”概念股開始升溫,碳排放大戶鋼鐵行業彷彿迎來第二輪供畀側改革,公用事業類嘅環保、電力等公司掀起漲停潮,多家上市公司股價實現單月翻倍。

    “‘碳中和’具備‌成為市場主線嘅所有要素,未來半年新嘅結構性牛市開啟,碳中和又可能成為新嘅主線。”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對《財經》記者表示。唔過他也提醒,睇好嘅行業仍有調整需求,等情緒消化完、行業基本面實質改善之後,先會進行投資。

    “資本市場喺短期內集中交易‘碳達峰、碳中和’預期是危險嘅事。”張岸元表示,“該領域可供參考嘅成功商業案例尚唔多見,即便系喺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最為激進、最為持續嘅歐洲,我哋也沒有睇到碳交易有穩定可持續嘅發展,沒有睇到以減碳為主業嘅大型上市公司蓬勃成長。”

    張岸元同時指出,碳排放權都系發展權。他分析話,欠發達經濟體喺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需要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發達經濟體人均碳排放水平更加系遠遠超過唔發達經濟體。過往多年,國際間圍繞碳排放究竟應考察單位GDP排放強度、人均排放量,仲要是累計排放量,爭論唔休。上年底以來,我國同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喺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有‌價值觀層面嘅新共鳴,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正待出台。預計相關規劃將會喺我國發展水平、發展階段現實,同命運共同體理念之間反覆權衡。

    隨住短期“蹭熱點”有所降溫,理性嘅機構畀出‌更長遠嘅思考。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呢排喺“碳中和”媒體會上表示,全球“碳中和”情境下,對中國嚟講挑戰同機遇並存,中國是全球年排放量最大嘅國家,都系製造業大國、数字經濟大國,喺清潔能源方面有競爭優勢。

    根據華夏基金嘅測算,2020年全國碳排放總量約為100億噸,其度,電力部門碳排放約佔40%,以鋼鐵冶鍊、水泥反應、化工反應為主嘅工業生產部門碳排放約佔38%,交通運輸約佔10%,第啲行業共占約12%。因此,為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主要減排貢獻將由電力部門提供,工業部門和交通運輸次之,最後剩下嘅部分將由碳捕集技術達成。到2060年,中國嘅碳排放會減少到30億噸,碳減排相關投資將接近100萬億元。

    私募機構仁橋資產表示,“碳中和”好可能重塑每一個行業。中國作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嘅地位從長遠來睇也許有轉移嘅要求,呢樣嘅轉移更多是主動嘅轉移,同時伴隨住結構升級,呢其中將會孕育大量嘅機會,唔剩只體而家新能源領域,喺傳統行業中同樣咁。

    對於全民“碳中和”熱,綠動資本表示,呢種全民關注是好現象,可以藉此機會讓大家都熟悉“碳中和”嘅概念,同時當大家進一步去認識之時,會發現“碳中和”唔系一句口號或者藍圖,而是同每個行業都息息相關,並且而家就應該行動起來。

    ESG投資仍面臨挑戰

    喺“碳中和”概念興起之前,ESG早已喺基金行業紮根並快速發展。

    早喺2013年,財通基金髮行‌國內第一隻ESG主題嘅指數增強產品。近兩年來ESG主題產品規模猛增,易方達、南方、博時、浦銀安盛、摩根士丹利華鑫等基金公司都有布局。近期隨住“碳中和”概念嘅興起,鵬華、易方達、國壽安保等公司又火速布局‌低碳主題ETF。

    “近年來中國ESG投資進步好大,但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需要积極努力趕上,資產所有者應發揮更大作用。”全國社保基金副理事長陳文輝1月8日參加《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時表示。

    呢排,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表示,喺“碳中和”背景下,未來30多年度,如果唔积極採用低碳、零碳技術進行轉型,高碳產業和企業都將面臨生存危機。對金融機構嚟講,如果唔參同呢個過程,就會失去最大嘅投資和業務增長機會。喺海外,ESG基金嘅資金流入趨勢已經非常顯著嘎啦,而非ESG基金正喺度面臨資金持續外流。

    MSCI ESG研究部門亞太團隊主管王曉書呢排喺一場電話會中表示:“中國ESG投資正蓬勃發展,雖然中國市場起步晚一啲,但是演進嘅速度更快,可能喺3到5年內走完發達市場10年嘅路程。”

    “呢個階段啱好是幾重力量嘅一個合力,過去兩年入面產生嘅共振,並且我哋相信呢個共振會越來越強。”華夏基金委託投資部董事總經理、投資總監潘中寧表示。

    潘中寧認為,ESG理念嘅興起唔系一時風潮,而有其處於經濟轉型嘅時代意義。目前,中國正由傳統嘅製造高能耗、出口為導向嘅經濟體轉向科技驅動、內需市場驅動嘅經濟體;十九大以後,政府對經濟嘅發展態度發生‌根本性調整,唔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唔計成本地發展GDP。同時,越來越多嘅外資進入中國,過去3年入面相當於曾經10年嘅總和。隨住呢種長期資本進入中國市場,也會將一啲歐美國家主流嘅思考方法帶入到投資對象里。

    目前,ESG投資理念已經深入到主流嘅投研當中。以南方基金為例,基金經理駱帥喺最近嘅年度報告里表示,關注公司喺環境保護、治理結構和社會責任(ESG)方面嘅表現。企業唔系孤立嘅存喺,佢能否畀社會、環境和利益相關方帶來正外部性才是持續發展壯大嘅基礎,先能獲得員工、合作夥伴、政府和社會嘅廣泛支持。

    “ESG投資理念迎合‌時代嘅潮流,和我國高質量發展嘅目標緊密契合,發展空間非常廣闊,但對於目前嚟講,成熟程度依然唔夠,ESG投資喺國內仍然處於發展嘅初級階段,未來仲有一啲路要走。”博時基金副總經理王德英表示。

    王德英認為,目前ESG喺中國嘅發展主要面臨四方面挑戰,一是ESG嘅數據獲取上仍然存喺困難;二是需要建立符合中國市場嘅標準和體系;三系對ESG目標和投資收益之間嘅關係尚需進一步形成共識;四是ESG信息披露需更大嘅監管支持。哩個都系ESG研究、投資者共同面臨嘅挑戰。

    一位資深研究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ESG喺基金經理嘅投資語境下存喺好大問題。投資嘅邏輯性好強,而目前市場大多是炒作,ESG數據無辦法量化,因此ESG投資最大嘅問題是數據嘅問題。”

    嘉實基金喺《中國同歐洲嘅責任投資之路》中指出,就ESG嘅財務重要性或投資相關性而言,中國同發達市場對特定ESG因素嘅睇法有所唔同。喺政策重點、社會需求同客戶偏好等方面嘅差異是主要驅動因素,而全球ESG評級框架往往缺乏對本地市場嘅考量及相關數據,因此建立本地化ESG評級框架嘅需求十分強烈。

    PE、VC大有可為

    綠色股權融資是綠色金融業務相對薄弱嘅部分,但佢有望成為未來資金來源主力。

    目前,中國嘅綠色金融業務以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為主。根據人民銀行公布嘅數據,截至2020年末,我國綠色融資規模喺13萬億元左右,其度,綠色信貸餘額近12萬億元,綠色債券餘額約為8132億元。相較之下,中金研究院經濟學家周子彭話,2018年至2019年,我國綠色股權年均投資規模為424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相較於海外成熟市場而言,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綠色投資仍處於起步階段。黑石、凱雷、KKR、華平、貝恩資本等海外知名資產管理機構好早就將包括綠色投資嘅ESG納入到投資流程中。

    橫向對比公募基金,中基協今年2月發布2020年嘅《基金管理人綠色投資自評估報告》显示,收到公募基金有效樣本37家,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 224 家。自評報告显示,公募基金喺踐行綠色投資理念方面做得最好,相比之下私募基金嘅綠色投資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根據基金業協會嘅統計,目前喺協會註冊嘅、冠名為綠色嘅各類基金共有700多隻,但絕大部分投資於綠色上市公司和使用成熟技術嘅綠色項目,好少有基金涉足綠色技術創新領域。

    但係,綠色科技研發和運用嘅一個特點是風險較高、項目回報嘅周期較長。呢啲特點同銀行和債券市場嘅風險偏好並唔全然匹配,而同私募股權投資嘅周期同風險偏好更為相符。

    “實現‘碳中和’嘅目標是極富挑戰嘅,需要大量嘅前期資源投入,也需要更多從業者提供創新型嘅解決方案。喺呢個基礎上,PE/VC具備較高嘅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幫助早期創新公司順利穿越死亡谷。”李良說。

    “碳中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後,股權投資領域圍繞碳中和嘅研究和倡議唔斷。3月中旬,母基金盛世投資發布‌股權投資行業首份“碳中和”戰略聲明,承諾從2021年開始全面啟動碳排放管理,建立主動嘅碳排放核算機制,喺2025年前實現自身運營活動嘅碳中和。

    同樣哋,相關項目也開始落地。今年初,高瓴成立‌專門嘅氣候變化投資團隊,推出專項綠色基金,成為股權投資領域內首只以“綠色產業”為投資主題嘅純市場化投資基金。“綠色基金喺綠色能源、綠色製造以及綠色生活等領域發掘優質投資機會。”李良講畀《財經》記者。

    3月以來,更有數只直接以“碳中和”為主題嘅基金落地。

    3月31日,上市公司協鑫能科公告話,同中金資本共同設立一隻以“碳中和”為主題嘅產業基金——中金協鑫碳中和產業投資基金,喺資本層面助推移動能源生態建設。其中協鑫能科出資約51%,中金資本方面出資約20%,基金首期規模約40億元,總規模唔超過100億元。該基金將通過對移動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優質項目和充換電平台企業進行股權投資。

    3月29日,遠景科技集團同紅杉中國宣布,將共同成立總規模為100億元嘅“碳中和”技術基金,投資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領域嘅領先科技企業。

    喺“碳中和”國家戰略下,業內對項目端同資金端均表現出樂觀。

    喺所投項目嘅選擇上,中金資本講畀《財經》記者,其認為,喺諸多領域度,家陣時仍處喺技術快速迭代、成本快速下降階段嘅領域對資金支持嘅需求最迫切。針對“碳中和”領域嘅投資,中金資本關注細分市場成長性、技術進步空間、一級市場投資可觸及性。整體睇來,家陣時電動汽車產業鏈、燃料電池車產業鏈、氫能基礎設施、光伏技術創新等領域相對更值得關注。

    喺業內人士睇來,可以預期,未來地方政府、國企央企、上市公司以及產業投資機構等均會考慮設立綠色、低碳等可持續發展主題基金,支持我國實體經濟綠色發展。

    實際上,喺美元基金市場,基金出資人(LP)上對GP嘅ESG要求由來已耐。據盛世投資首席運營官、創始合伙人秦曉娟介紹,以主權基金、大學捐贈基金、養老金為代表嘅美元LP喺近年對GP提出‌更明確、更嚴格嘅ESG要求,將ESG融入到投資實踐中也成為GP獲得美元LP投資嘅因素之一。

    之前,國家首個國家級綠色投資基金已經喺2020年7月成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政府產業基金),該基金由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聚焦長江經濟帶沿線環境保護、污染防治、能源資源節約利用等綠色發展重點領域。該基金註冊資本為885億元,其度,財政部認繳100億元,系認繳比例最高嘅控股股東。

    中金資本認為,實現“碳中和”目標離唔開財政嘅資金支持,建議可以參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國家級大基金嘅做法,根據“碳中和”目標設立專項大基金。喺基金架構上,可以藉助母基金嘅撬動和放大作用;喺基金投向上,可以劃定重點支持嘅減碳領域,由此加強對“碳中和”領域嘅直接融資支持,鼓勵國產化和技術創新。

    實際上,政策支持需要標準先行。匯添富基金董事長李文等撰文話,喺國內,喺過去幾年監管機構和行業協會嘅持續推動之下,越來越多嘅機構已開始踐行綠色投資嘅理念,尤其系信息公開嘅金融機構,比如公募基金。而私募股權投資領域信息本就唔透明、唔對話,則相對還處於一個教育和普及嘅階段。

    李良表示,“國際上,關於股權投資基金綠色屬性嘅判斷,有一套比較成熟嘅體系,無論是聯合國還是歐盟,都設立‌各自嘅判斷標準;喺國內我哋也注意到央行也有相關嘅標準。”佢認為,隨住碳中和全球共識嘅逐步達成,以及國際氣候交流活動嘅開展,國內國外嘅評價體系和判斷標準將會實現接軌,會更加一致。

    (《財經》記者黃慧玲對此文亦有貢獻)

    cantonese.live 足跡 粵字翻譯

    2021-04-20 14:35:35

  • 0
  • 0
  • 0
  • 166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发布
  • 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