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中
    • 繁中
  • 注册
  • 查看作者
  • 好IP未必出好作品:漫改影视缺爆款,漫画也有责任?

    转载: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马雪,转载经授权发布。

    提到漫画,你首先会想到乜嘢?或者你会想到曾喺班级里暗中辗转嘅一本本《阿衰》,或者你会想到家中珍藏嘅一册册漫画杂志,或者你对漫画有嘅仅系一种模糊嘅印象,可能系梦幻、有趣、富有想象力,也可能系无厘头、脑洞大开。 

    无论点样,大家大概率会对漫画有住一个共同嘅认知,噉就是漫画并唔系一种非常主流嘅内容媒介,特别系喺呢个时代,提及漫画,人更多联想到嘅可能系二次元群体。 

    另一方面,而家 漫改现 象 越 来越频繁,呢几年, 影视行业将更多目光放喺‌漫画IP上,并改编成‌影视作品。 喺艺术形态越发多样嘅而家,漫画唔仅未被冷落,反而备受青睐,各种大IP纷纷被影视化。 

    唔过,漫改影视一直未能完全摆脱“空有好IP但拍唔出好作品”嘅评价,呢几年,国内市场上唔乏《动物世界》《快将我哥带走》《棋魂》等或卖座或收获高评分嘅作品,但真正嘅漫改爆款依然少之又少,漫改市场也出‌唔少雷剧和尬剧。 

    漫改影视作品遭遇瓶颈,当然是由好多原因造成嘅。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另辟蹊径”,试图探索漫画呢一媒介本身嘅一啲特征,讨论漫改爆款成材率低同漫画本身嘅关联性。

    漫谈漫画嘅“前世今生”,漫画嘅古早形态

    若要界定漫画嘅起源,首先要对漫画有一个定义,先能够判断何种内容形式可以被称为漫画。美国漫画大师威尔·艾斯纳认为漫画其实系一种连续嘅艺术,单独嘅一张图画并唔可以构成漫画,而有序列排列嘅图画则构成‌漫画艺术。 

    说得再“学术”些,被称为“漫画界麦克卢汉”嘅麦克劳德喺《理解漫画》一书中解释:“漫画是经过有意识排列嘅并置图画以及第啲图像,用来传达信息和/或激发观者嘅接受美学。”他建议我哋,仲要是以“连续嘅艺术”理解漫画更直接明‌些。[1] 

    将目光跳出商业主义框架,追根溯源,其实喺最为原始淳朴嘅年代,尚未有文字符号形成之际,人就喺用漫画呢一形式记录和表现住周遭所发生嘅一切,呢系一种形象嘅、以画面表达为主嘅内容叙述方式。 

    漫画事实上同文字一样,都系承载内容嘅一种“容器”,作为媒介本身,漫画唔应被构建于某一刻板嘅印象。 

    古埃及嘅墓壁画、中国嘅敦煌壁画、西方教堂中描述住圣 经故事嘅彩绘玻璃等等,都系以图画嘅形式有序地承接、传达住一个又一个嘅故事,呢啲都可以被视为古早嘅漫画。 

    漫画嘅现代演绎

    喺制图工艺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多元、展示平台更加多样嘅而家,黑白漫画、纸质漫画书和诸如《知音漫客》咁样嘅杂志,似乎已经距离我哋好遥远嘎啦。提到漫画杂志,更多人嘅印象可能停留喺对日本繁荣嘅漫画出版市场嘅印象。 

    唔过,漫画好快就迎来‌读图时代,我国嘅漫画行业喺网络空间中逐渐揾到‌自身嘅立足之地,并开始大展身手,各类线上漫画App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呈现茁壮成长之势。 

    一开始嘅线上漫画,也剩只是简单嘅“搬运工作”,将线下嘅作品扫描上传至线上,电脑嘅宽屏能够全面呈现漫画嘅整幅画面。 

    而而家,人嘅目光更多地停留于手机竖长嘅屏幕,所以漫画也自但係然“入乡随俗”,衍生出好多新嘅样式。比如公众号比较常见嘅条漫。长卷条漫,顾名思义,就是长条形式嘅漫画,能够完美适应手机嘅竖长屏幕,并顺应人使用手机时上下滑动嘅操作习惯,方便其浏览。 

    喺线下和线上漫画市场快速发展嘅过程度,时有优秀作品涌现,基于漫画作品优质嘅内容故事、稳固嘅粉丝群体以及影视作品改编嘅旺盛需求,漫画IP也变得愈发炙手可热起来。 

    漫改难成爆款,漫画嘅“锅”?

    市场对于改编热门漫画IP嘅想象空间的确好大,但从效果来睇,漫画IP改编嘅爆款成材率同小说IP改编相比并没有优势,甚至可以说远远唔如。那么,喺呢件事上,漫画呢种媒介本身系唔系也得分一点“锅”呢?如果抱住钻牛角尖嘅态度去睇漫画嘅表现形式,可能还真能揾到一啲线索。 

    漫画嘅词汇:图像

    漫画嘅词汇是图画,是图像。正如当下嘅网友们乐此唔疲地创造住新嘅网络流行用语,漫画家们也喺唔断地创造住图像,当采用嘅人越来越多,呢个图像就成为‌图像宇宙嘅一份子,为大家所共识同共用,其中也逐渐演变为社会中唔可或缺嘅图像标识。 

    漫画中嘅图像可以表示声音、运动、人事物等等。喺漫画嘅世界,是以静态表现住动态,以视觉感官去调动第啲嘅感官,用少即是多嘅原则,展现住自身独特嘅魅力。 

    简单嘅几根线条就可以表现速度、情绪、气氛,唔同嘅对话气泡形状就能传递唔同嘅情绪、语气、声音嘅大小。观众喺漫画家嘅带领下理解画面嘅语言,仿佛是天然嘅设定,无需多言便能自然领会。但基于呢啲线索诞生嘅漫改剧或漫改电影,未必能够咁准确高效地传达出同等量级嘅信息。

    对照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嘅能指和所指而言,能指是符号嘅物质形式——漫画中嘅能指便是图像本身;而所指是符号所代表嘅事物同意义。例如,无耳身圆嘅蓝白机器猫图像所指嘅系独一无二嘅哆啦A梦。 

    相比极度抽象简化嘅文字,图像符号更易快速凝聚人嘅共识。 正如哆啦A梦一般,柯南、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角色显然已成为一个个符号,意义唔再局限于角色本身。 而相比动态嘅影视作品,图像符号又能畀读者留下足够嘅想象空间。 

    近些年嘅漫改剧越来越多,也伴随住好大嘅选角争议。撇开对演员本身嘅演技、表现力唔谈,最基本嘅争议点喺于,观众对漫画角色嘅现实化演绎同佢哋想象中嘅漫画角色会有差距。

    呢种想象嘅落差是必然且唔可避免嘅,正如“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即便是以图像形式展示嘅漫画角色,喺唔同读者嘅心中也会是唔同嘅形象。 漫画以文字+图像嘅形式来展示,或者恰好能勾勒出角色嘅人物特征,又畀读者留下‌浮想联翩嘅空间。某种程度上,影视创作打破‌呢种微妙嘅平衡。 

    漫画嘅语法:单元格、格间距同封闭知觉

    如果说漫画嘅“词汇”是单幅嘅图像,噉样要将“词汇”串成“语句”,则需将多幅图像衔接,让静态世界动起来。噉就涉及到读者自身嘅参同,而读者能够参同到其度,也正系得益于漫画本身嘅语法,即单元格、格间距和封闭知觉。 

    漫画中嘅画面以及文字被局限于单元格之度,而单元格同单元格嘅有序排列组合间,有住一定嘅间隔,漫画作为一种参同式媒介,佢邀请读者来填补呢一间隔,而填充物则是我哋所持有嘅封闭知觉。 

    所谓封闭知觉,就是将观察到嘅部分理解为整体嘅现象。展开嚟讲就是,我哋通过自身嘅感官经验将世界认知为一个整体,但是由于人嘅局限性,接触到嘅世界又是唔完整嘅,所以会基于自身嘅经验将其喺心中进行描绘,形成脑补。

    好IP未必出好作品:漫改影视缺爆款,漫画也有责任?

    展现知觉封闭嘅漫画图。图片来源:《理解漫画》 

    漫画中或是场景同动作嘅转换,或是时间同空间嘅流动,喺静态图片嘅间隔度,封闭知觉将其衔接,使观众和漫画家共处一个位置,导演住剧情嘅进行。

    漫画里仅有嘅可能只系一个动作嘅开始同结束,睇漫画嘅人却要喺脑中将呢一动作下意识地脑补完整,呢时候,参同悄然发生。 

    呢种参同感同亨利·詹金斯提出嘅“参同式文化”唔谋而合。参同式文化系一种低门槛嘅公民参同,参同个体有住强烈嘅创造、分享欲望。[2]呢一理论脱胎于web2.0时代,而自漫画诞生起,其作为一种以图标化形式邀请观众参同嘅媒介,所呈现嘅正系参同式文化嘅早期形态。 

    可以想象,呢种属于漫画嘅脑补环节,是漫改影视作品所唔具备嘅。观众喺消费大部分视频内容时,倾向于直接嘅吸收,而非间接嘅参同。而所谓嘅封闭知觉,喺漫改时可能都得交由编剧来完成,呢就可能造成理解上嘅误读和错位。

    漫画嘅表达:并非文字同图画简单组合

    漫画中可以没有文字,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文字同图画嘅共舞。喺人类表达自我嘅历程度,文学同美术各自走喺自己嘅康庄大道上,而漫画则让这两种媒介开始交会。 

    麦克卢汉喺《理解媒介》中讲道,“两种媒介交会嘅时刻,是发现真相和畀人启示嘅时刻……这使我哋从自恋和麻木状态清醒过来。”[3] 

    例如漫画喺表现空间时,佢能够唔同于文字或者影视作品,漫画中嘅时间可以处于并置嘅状态,事件嘅过去、而家、未来其实都呈而家你嘅面前,而唔像文字或者电影、电视剧系一个单向线性嘅呈现过程。 

    所以,漫画家可以利用呢种特质去表现第啲媒介所无办法表达嘅内容,我喺感受嘅过程中也得到一种“清醒”。 

    好IP未必出好作品:漫改影视缺爆款,漫画也有责任?

    图片来源:《理解漫画》插图 

    呢啲特殊性,多几多少影响‌漫画喺改编后嘅信息传递效果。改嘅幅度大嘎啦,原著粉唔答应;改嘅幅度小嘎啦,新观众难“入坑”。 漫画同影视作品毕竟是两种媒介形态,唔系几写实嘅角色造型、过于夸张嘅人设、天马行空嘅场面、跳脱嘅语言表达等,都提高‌融合嘅难度。 

    当然,虽然道阻且长,但漫画作为媒介嘅边界仍喺无限拓宽,成熟IP嘅魅力足够诱人,喺影视化开发上,漫画的确蕴含住好多嘅可能性。 

    漫画影视化未尝唔系好事

    曾担任漫威总编辑嘅Axel Alons指出,“漫画是制作真正开创性作品嘅理想媒介,能创造出世代相传嘅知识产权。”[4]

    IP一词,好多人早已见怪唔怪,一个火热嘅IP往往能够由自己嘅原初形态流向第啲各类形态,但唔论“容器”点样改变,其内容核心是唔会改变嘅,只是表达方式有所唔同。 

    漫画这片IP沃土也并非呢几年才被开垦,稍早一点嘅《粉红女郎》《恶作剧之吻》《公主小妹》等风靡一时嘅电视剧,其实都改编自漫画。喺漫改剧嘅基础上,甚至还会出现基于漫改剧嘅翻拍作品,如 今年3月1日开播嘅《爱嘅理想生活》就是翻拍于《粉红女郎》。 

    好IP未必出好作品:漫改影视缺爆款,漫画也有责任?

    《涩女郎》《粉红女郎》和《爱嘅理想生活》

    更早之前,《风云》《古惑仔》《头文字D》等,也都系漫改作品。喺国外,漫改影视嘅历史更长一啲,最具代表性嘅当属漫威和DC旗下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或美剧。 

    这几年,国内嘅漫改市场蓬勃发展,作品层出唔穷。《秦时明月》《画江湖之唔良人》《一人之下》《火王》《棋魂》《长歌行》等等,可以组成一条好长嘅名单。 

    无疑,每个人都有住一定嘅媒介使用偏好,好嘅IP唔会止于漫画爱好者。且视频毕竟是更加注重全感官嘅媒介,相较于漫画而言,漫改剧或漫改电影对于IP嘅传播或者有更大嘅帮助。所以,漫改影视若能成功实则系喺巩固IP,将共通嘅意义空间由二维平面扩散至三维世界,将好嘅故事散播到更多嘅人记忆里。 

    至于大IP难成爆款嘅局面,本质上漫画和影视作品都有住自身嘅“词汇”和“语法”,喺转换“容器”时,需要考虑到点样“翻译”以及适应媒介自身特质嘅问题,同其一味追求大IP,唔如花心思选合适嘅IP,以免产生水土唔服。 

    参考链接: 

    1.麦克劳德:《理解漫画》 

    2.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同参同式文化》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嘅延伸》 

    4. 链接

    cantonese.live 足跡 粵字翻譯

  • 0
  • 0
  • 0
  • 171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发布
  • 偏好设置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